全自动粘钉箱一体机容器的直径变成,而长度为,分离高度为。容器内的布置仍然参考图,其各种参数见表。结论:这种加长卧式分离容器的设计也能满足系统的需要。而在实际工程中,选用的容器比这里选择的容器还略小一些。原因是系统只是设计为半自动操作系统,大水平分离速度略大于实际水平分离速度,只需要保证系统运行时不带液。由于容器的稳定容积没有达到选择的数据正常液位容积,因此在实际运行时会出现断液现象供液一段时间后出现缺液现象。如果要实现全自动运行,除了按以上的计算公式选择容器以外,一般还是需要配置变频制冷剂泵。泵的流量与容器的实际液位,以及蒸发温度相联系,这样才可以实现系统的全自动运行。
由于选型时部分蒸发器采用排管,从笔者的使用情况粗略统计的数据来看,在计算排管或者没有采用热气融霜的冷风机,这些蒸发器的内部管容与湿式回气管的内部管容之和乘以度或者水平分离速度。因为蒸发器的融霜需要把蒸发器管内部的制冷剂基本上全部排走如果采用回气管道排液,全自动粘钉箱一体机也会把湿式回气管的存液带走一部分。这就需要分离容器留出更多的空间来贮存这些液体。同样,在这种全部采用排管的容器稳定容积计算中,也可以相应减少蒸发器的内部管容与湿式回气管的内部管容之和的百分比。但是这种通过减少缓冲容积和稳定容积的百分比的选型计算的缺点是:制冷剂泵不能实现连续运行。因为容器的这种液体存量计算不足,不能保证这种泵的连续运行。也就是说制冷剂泵给系统补充的液体没有完全把蒸发器蒸发后留下的空间填补完毕,系统没有实现完全的液体闭路循环,特别是把排管作为蒸发器的系统。
由于蒸发后留下的空间特别大,填补完这个空间容量使分离容器需要增加很大的容积。这就是国内的冷库制冷系统很难实现无人值守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这种减少缓冲容积和稳定容积的百分比的计算只能保证分离容器不发生液击,不能保证泵的持续运行比较这两种方案,后一种方案可能更合适。原因是前者泵的标准布置一般是两台,而后者,由于容器长度比较长,可以布置台。因此对于同温的多层冷库,或者多台的速冻设备相同的蒸发温度,这种设计是合适的。全自动粘钉箱一体机可以减少容器的数量自动控制元件及阀门的数量容器的制冷剂灌注量,也减少了安装的材料与人工费。笔者曾经多在一台低压循环桶设计了七台氨泵,并且已经投入使用了多年。这种国外容器选择的各种公式与参数,主要是针对冷库的冷风机盘管蒸发器速冻的螺旋蒸发器板式换热器和板式速冻器见表。而国内常用的冷库排管蒸发器即使按稳定容积和缓冲容积的小值分别是和计算,这样选出来的容器还是相当大的。而这种冷库采用全自动运行的机会不大。